对于这些无视规定的骑兵们的行为,他决心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仅为了让通政使司代为申请朝见天子的机会,郑明旭就等待了良久。
正当此时,一名皇宫宦官携四名侍卫持着刚颁布的诏书,来到了现场并宣读之。
郑明旭顿时目瞪口呆。
今天又见不到圣驾了。
通政使司里的众官员,也被这条突如其来的诏书搞得一头雾水。
不过,很快大家就开始忙碌起昭告全天下的准备来了。
一位无事可做的官员,靠近了心情不佳的郑明旭。
“郑大人,已经中午了,您要不要先在这吃个饭再走?”
郑明旭满脸绯红,很是不满。
他用力一摆衣袖:“不必了。”
随即,在肚子发出几声不听话的声音后,径直离开。
……
皇上下了诏书。
此消息迅速在整个京师传播开来。
不到日落,这消息已成为街知巷闻的话题。
普通百姓自然一如既往地选择支持皇帝的一切决策。
毕竟正是在他的统治下,百姓享受到了几十年来罕见的社会安定时光。
即使有许多人说洪武皇帝过于严酷残忍,甚至会对一些家族实施株连政策。
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哪个平民百姓,真正受到过如此对待。
30多年来,朱元璋打击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普通人接触不到的政治高层或是豪门显贵。
大多数人都认为朱元璋,始终是在为百姓利益着想的。
那些遭受惩罚的人,都是坏人。
每当有人因违反法律或谋反罪被斩首示众时,往往会引来一片喝彩之声。
然而比起百姓,京师内的官绅们却对此各怀鬼胎。
伴随着正式发布昭告,大明未来方向便不再有变数。
朱元璋逝世之后,继承皇位者只会是朱标。
理论上讲,这样一个明确指示,有利于维护大明整体局势稳定。
但为何偏偏要在这个时间节点公布出来呢?
不少人不禁心生疑虑。
朱元璋为何此刻立下诏书,成为了宫廷里热议话题。
宫殿深处,朱元璋正温柔地抱着幼小皇孙,脸上洋溢出浓浓亲情。
朱标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唯恐有所疏失。
朱元璋斜了斜眼,望向在软垫上与亦柳嬉戏的太孙妃。
“清悦。”
汤清悦一听到喊声,迅速拉起亦柳起身回应:“皇爷爷。”
朱元璋笑眯眯地挥挥手:“都说咱家人在一起时,不必讲究那么多俗套礼节,随意一些就好。”
虽然嘴角挂着笑意,但汤清悦心里明白,某些规范不容忽视。
尤其是在宫廷之中,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人效仿的对象。
朱元璋话锋一转,“眼看就快要过年了,我知道你在凤阳时,很喜欢四处走动看看新鲜事。既然允熥目前不在宫里,我打算跟标儿,这两个小家伙一起趁着夜晚外出散散步。”
她露出些许担忧之色,“这样做会不会不太合规矩?”
“规矩是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