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刚挂掉抄袭者公司负责人那通嚣张至极的电话,还没来得及平复心中的怒火,柳如烟又神色匆匆地走进办公室,手中紧握着平板电脑,上面满是令人揪心的消息。
“张总,大事不妙!抄袭者公司在黑客攻击失败后,开始在舆论上对我们展开猛烈攻击。他们买通了大量自媒体,发布文章称我们的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还故意引导用户恐慌。而且,他们似乎还买通了行业协会,准备发布一份不利于我们公司的报告。”柳如烟焦急地说道,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张晨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早就料到抄袭者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却没想到对方会在舆论上使出如此狠招。他深知,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的力量足以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存亡。
“柳如烟,立刻联系苏然和李华,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来应对这场舆论危机。同时,安排法务团队,收集抄袭者恶意抹黑我们的证据,准备随时起诉他们。”张晨迅速下达指令,语气坚定而冷静。
苏然接到柳如烟的电话后,第一时间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长文,详细阐述了张晨公司产品的研发过程、安全机制以及抄袭者公司的种种恶行。他以自己在科技圈的影响力,呼吁广大网友保持理性,不要被虚假信息误导。
李华也迅速行动起来,他利用自己在媒体界的人脉,联系了一些权威媒体,准备对张晨公司进行深入报道,还原事情的真相。同时,他还通过自己的调查团队,挖掘出抄袭者公司在舆论攻击背后的资金流向和操作手段,试图从根本上揭露对方的阴谋。
然而,抄袭者公司并没有因为苏然和李华的反击而有所收敛。他们加大了舆论攻势,不仅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还通过线下渠道,向一些合作伙伴和潜在客户发送匿名邮件,抹黑张晨公司的形象。
“张总,现在很多合作伙伴都打来电话询问情况,还有一些客户要求退款。我们的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柳如烟焦急地汇报着最新情况。
张晨皱着眉头,思考着应对之策。他知道,单纯依靠苏然和李华的舆论反击还不够,必须找到一个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公司产品的安全性。
就在这时,张晨在一次行业峰会上结识了一位名叫赵琳的权威检测机构负责人。赵琳所在的检测机构在行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张总,我听说了你们公司的事情。这种恶意抹黑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我可以安排我们检测机构对你们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如果产品真的没有问题,我们会出具一份权威的检测报告,帮你们澄清事实。”赵琳主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