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 第232章 追着媒人上门来

第232章 追着媒人上门来(2 / 2)

“看着了,看什么着了呀?走,进屋.”

“进屋,不行,不行,进屋,这黑天半夜,叫你爸你妈看到了,那还了得?”

“什么看到了呀,我爸上七桥屯子那边修工去了,我妈早就睡觉了,我还自己一个屋,走,进我屋,暖和暖和,一会我送你回去。

”暖和暖和吧。天太黑了。进屋,我就待五分钟,可说好了,不许胡来呀,我叫你什么呀,我还没搞懂呢,怎么大家都叫你王三啊,你那大名太那个了,叫王三娴。”

“啊,我的大名,叫王志贤。我排行老三,他们给我瞎叫,就叫乱了。我小名好听,叫欣婧,你就叫我小婧吧”

小婧,哪个婧啊?我问哪个婧,她说我不会写,我爹找人给我起的名字,说是一个女字加个青草的青。我说这名字不错,婧,是才能的意思。好,以后,没人的时候,我就叫你小婧。

“行,家军哥,快进我屋吧。”她说着,就拽着我近她屋,进了屋,扯着我小心翼翼的进了她的小屋了。进屋了,屋里黢黑,她也不点灯,叫我摸着坐她炕沿上了,她趴在我的耳朵小声的说,别害怕,我妈知道我喜欢你。她说着就给我的脱掉鞋,给我推炕里去,我说可别叫我犯错误啊,她说这叫犯啥错误,都是成年人了,谁不得成家呢。他说着就爬我身上亲,手也胡乱摸起来。弄的我想笑,她又捂着我的嘴,小声说,别笑。这样摸摸多幸福。

第二天了,大队扭秧歌了,她果不食言,她给我带来了高跷和彩带。扭秧歌,天天扭,自觉不自觉地,在扭完秧歌了,她就喊我,叫我跟着她上她家去了。她妈妈看我去了,很热情,说,家军你可来了,我家都不识字,小婧说,你给队里社员记工分,你还教大家识字,叫大家记工,我家小婧,也跟着你学会几十个字了,你以后,多教她几个字。

大队扭秧歌,搞了六七天,要过年了,大家都休息了。休息了,老徐大叔来了,来了说找俺爹,俺爹不在家,俺爹去头林公社那边串门去了。俺娘问老徐大叔来有事吧?老徐大叔说,想给家军介绍个对象。俺娘说,介绍对象,俺家可穷了。老徐大叔说,穷不怕,小伙子有能力,姑娘看好就行呗。俺娘说,看好,谁能看好俺家军啊?老徐大兄弟,这是你知道的,俺家军赶马车不会,去交公粮,到粮库,卸车扛麻袋都扛不动。

“扛不动,人不能都扛麻袋啊,你家军是文人,教书行,是当官的料。我别的不说,就说他给大家记工吧,你看你家家军去年给队里记工,记得多好。今年选新的领导班子,工作队的领着开会,一说,选记工员,那八九十人,都给家军投票。你看家军他今年又选上记工员了吧。

又过了几天,俺爹出去串门回来了,老徐大叔又来找俺爹了,说给你家,家军介绍个对象。俺爹说,介绍,有人给吗?老徐大叔笑了,说老马二哥,没人给,我跑这干啥,这是人家追着我,我才来的。俺爹说,追着你,那你就给俺家军说说呗。是哪的姑娘啊,是谁家的?

“是哪的姑娘,就是咱屯子的,还是咱队的了呢?都是咱知根知底的。”老徐大叔说着,就说,人家姑娘看好家军的,还不是一个嘞。那小庆子,看好咱家军了;那老岳家大琴子,早就给我说,叫我给你说说,还有老伊家大姑娘,也想托我给你家说说,最近,王老大家小三,三姑娘,托我,说啥也叫我给你家说说。俺爹一听,笑了,说老徐大兄弟,那是她们知道咱两家的关系挺好,他就托你呗,你说这几个姑娘哪个和家军最有希望能成啊?

“哪个最有希望能成,老马二哥,你看,这是我了解的,老岳家大琴子,她比咱家,家军大,好像大一岁多,家军二十,她二十一。这个不好,过去的老人常说,女大一,不是妻。她不行,那咱看小庆子,小庆子和大琴子一样,都没文化,这个姑娘干活行,还泼辣,干队里的活,种地,铲地,还是割地,样样都行,都赶上男劳力了。可她就有一样不好,说话太毛楞。”

“嗯,这个我也看出来了,说话有点直。”

“直,老徐大兄弟,我记得去年俺家军说过,是打场的时候吧,是你给小庆子说吧,说小庆子,给和家军搞对象行,家军有文化,她说文化当饭吃啊?他上完高中不是照样回来种地啊?他赶车不行,扛麻袋都扛不动,给家军不得饿死啊?”

“对呀,老马二嫂,要不我说她说话,有点毛楞呢?”

“那除了她俩还有谁了?”

“有谁了,老马二哥,还有老伊家小姑娘,她比家军小三岁,今年才十七。去了咿家姑娘,还有老王家老三。我觉得家军和这两个处一处都行。了解一下,从中选择一个。”

老徐大叔说,俺娘说那我就俺家军处,叫他看看,试着处一处,这里主要的是看身体和性格了,俺爹说,咱了解这些还不够,还得问一下,他家要不要彩礼。老徐大叔说,这里恐怕都想要点。俺娘说要现在不行,那以后行,现在要刚搞对象,就要,俺家是没有钱啊。不是俺不给呀。

俺娘说了,让处处,要彩礼,不是不给,是现在没有。老徐大叔一听很有道理,回去就给她们说了。老徐大叔一说,过了两天,小婧来了,说有两个字,是在去年记工时我教她写的,今年不认识了,叫我去她家看看。我说那你就把记功的本子拿来不就得了。她说忘带了。俺娘说家军,那你就去给看看吧。我去了,我到老王家,小婧她妈妈说,家军,这小婧,在家没事了,想拿出去年记工的本子来,看看你去年教她记工的几个字,练习写写,有两个还是三个字不知道念啥了。我说,那小婧你拿出来吧,我给你看看。我一看,是薅谷苗的壕字。我说,我这个字,念薅,和艾蒿的蒿发一个音。我这样给你这样解释,你就记住了,你记的,过去,或者说古代,这薅谷苗这活,是女人干的,你看这薅字旁边,有个是女字旁吧?再一个,女人去薅谷苗是什么时间啊,哎,这里有个辰字,辰,辰时,是上午七点到九点,也可以理解为早上,你看这里有个辰字吧。还有,谷子,就是草类,你看这个字,上面加了一个草字头儿吧?薅谷苗,是什么时候薅呢,谷苗长一寸来高就得薅,不要薅太晚了。薅太晚了,影响农作物生长了。看,这个薅

我一解释,小婧,小婧她妈妈都笑了,古人真会造字,字里有这么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