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想多了吧?一般的长者都很喜欢孩子的。”
刘卫东含含糊糊地道。
好在,沈冰只是歪着头想了想,倒也没多说什么,而是跟他抱着孩子出去遛弯儿了。
第二天一早,工程队就进驻了四合院和那边的门市楼,装修开始了,大姐二哥三姐一通忙活。
沈冰则在四合院里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时间就出来看看工程进度,指挥一下工人做工。
刘卫东则是两头跑,研究装修方案,指挥工作干活儿。
正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时候,孙正平派过来一个人,急匆匆地跑过来,要刘卫东回去接个电话,说是港岛那边打过来的。
刘卫东猜测应该是马驰有消息了,赶紧去了孙正平那里。
果然,他猜得没错,就是马驰。
“卫东啊,你要我做的事情,我已经做得差不多少了,也联系好了卖家,达成了初步意向,你什么时候方便过来一趟,商量一下细节?”
马驰也没有废话,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么快?”
刘卫东有些激动了起来。
“当然的嘛。不过,还是有些小问题,你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马驰笑道。
“什么问题?”
刘卫东一皱眉头。
“那边的要价很高的,我这边虽然能帮你抽出一些资金来,但委实不够啊……”
马驰轻咳了一声,有些尴尬地道。
“要多少?”
刘卫东凝神问道。
“这一整条生产线,虽然已经是落后的生产线了,但人家还是要五百万刀。
并且,这还是我们绕来绕去绕到一个东亚小国方向,用那里注册的公司购买的。
如果知道是运往大陆的,恐怕,给再多的钱都不会卖的。
因为现在国际情况你也知道的,全面封锁啊,尤其是技术封锁。”
马驰叹了口气道。
两个人最开始商量的对策就是,由马驰去在某个东南亚小国注册一个公司,甚至都不是以陆商投资的名义,而是找了一个当地倒闭的电子厂买下来,相当于买个壳儿,用这个壳儿去骗外国人,买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过来。
然后,在半路上直接将生产线偷运回国内。
虽然没有各种国外的专家跟随组装之类的,但刘卫东对国内的那些专家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他相信,镇安电子厂组建的这个专家团队一定能够进行逆向工程研究,把这条生产线吃透,不但能顺利组装成功进行生产,而且还能逆向研究开发出新的生产线来。
至于马驰买公司的钱,刘卫东已经答应他了,可以按照目前的汇率折算,然后自己在国内给他补上,做为青云街项目的干股,直接入股——虽然最开始他不想用青云街的项目进行互换的,但最终他考虑到还是要让马驰安心,并且自己也要拿出一份诚意来。
所以,他一咬牙,还是准备将青云街的项目拿出一定的股份进行互换。
可现在看起来,好像他想互换都不太可能了。
因为这笔钱,实在太多了。
五百万刀,按照当时接近一比八的汇率,那可就相当于四千万港币。
这笔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不是马驰这样的江湖中人能拿得出来的。
“没关系,我来想办法。”
刘卫东思忖了一下,点了点头道。
“卫东,你最好尽快。这样的生产线,虽然落后,但也是很抢手的,还有好几家也在盯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