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乾隆瓷母宝瓶(2 / 2)

正因为这个原因,宋五大名窑、元青花瓷器价格才会居高不下。

而明清时期的瓷器,因为年代较近,价格相对低上一线。

直到近些年,明宣德仿元青华、明成化斗彩、清三代极品官窑、清粉彩瓷器价格才慢慢炒起来。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各种釉彩大瓶】,也就是所谓的【乾隆瓷母宝瓶】之所以能力压元青花、宋汝窑,成为京城博物馆镇馆之宝,在于【瓷母】二字。

所谓【瓷母】,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众瓷之母。

一件瓷器,如此大胆,敢称呼自己为众瓷之母,必然是有原因的。

这件瓷母瓶,融合各家之所长,在烧制时,分别采用高温煅烧、低温煅烧、回炉重烧等多重制瓷技艺,属于陶瓷史上第一件集所有制瓷工艺于一身的瑰宝。

于此同时,这件【瓷母】宝瓶,使用的瓷釉也是集百家精华。

宝瓶分别使用:宋五大名窑中的仿汝釉、仿官釉、仿哥窑釉,以及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酱釉等十余种不同瓷釉。

其中青花釉与仿汝釉、仿官釉、仿哥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等,属于高温釉上彩,需先进行焙烧。

而粉彩釉、珐琅彩、金彩及松石绿釉等属于低温釉彩,需后焙烧。

一件瓷器,经过不同的温度,反复煅烧,很容易导致瓷器变形、脱釉、开裂等情况。

再加上这件【瓷母】宝瓶是一件大型器,需要将瓶身、瓶底、瓶口分别煅烧,后期拼接到一起。

这就导致,这件【瓷母】宝瓶,需要经过反复多次高、低温煅烧。

如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性能的前提之下,才能顺利完成。

因为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导致成功率非常低,烧制一整炉,最后能出一件器型完好,釉色完美无缺的瓷器,都要烧高香。

所以,这件【瓷母】宝瓶,存世量极其稀少,原本保存在紫禁城和圆明园行宫等帝王藏品库中。

可惜,蓝星战争时期,海外联军攻进紫禁城,火烧圆明园,本就存世不多的瓷母宝瓶流失海外。

在这里发现一件京城博物馆当做镇馆之宝的乾隆【瓷母】宝瓶,纯属意外收获。

曹嘉宁担心一会事情闹大,这件【瓷母】宝瓶被转移走,提前斥巨资将其买下。

就在曹嘉宁检查两件国宝级瓷器时,阪田十三郎悄咪咪的推开一扇隐蔽大门,进入一间布满监控画面的密室中。

通过电视墙上的监控画面,可以看到地下黑市所有角落的画面。

此刻,已经是深夜,但游走在黑市街道上的人络绎不绝,似乎外界的白天黑夜,与地下城内没有任何关系。

阪田十三郎双眼在监控画面上快速游走,很快锁定曹嘉宁的位置。

曹嘉宁已经离开刚刚那片区域,他在茱莉娅和石原咏美的带领下,进入另外一个区域,并再次挑选3件品质非常高的古玩。

阪田十三郎右手放在云台监控器手动摇杆之上,随着他的操作,画面快速拉近到曹嘉宁挑选的商品之上。

这3件商品,和之前的慎德堂宝蛟龙钮印玺、乾隆瓷母宝瓶一样,全是价值数千万的顶级文物。

重点是,这三件文物,全部来自华夏。

阪田十三郎轻轻抚摸上唇人中位置那一小撮胡须,低声道:这个人不对劲!

“马上通知18层,派人查验一下他的身份信息。”

“一旦有问题,马上给我抓起来,我亲自审问!”

“是,阪田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