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在接受教导师师长职位后,立刻将原来临高招募的老家丁队员调到教导师,包括驻守倭国的赵铁牛轮调回来,任教导师步兵团团长,本来还想把朝鲜野战师的乔四也要过来,被洪敏拒绝了。
周全在看到驻守各地还有几个熟悉的名字,是在登州明军军营训练新兵的杨崇源等老兵,顿时把几个熟悉的人按轮换得名义调了回来任教官。
几位带兵的首长都还是喜欢用临高带出来的前几批家丁队员,因为跟随的时间长,学习的知识在这时代是最全面的,双方互相了解也更多,同时资历也是一方面,只要是临高出来的家丁队在公司的武装中都全是根正苗红的嫡系。
辽东兵的训练比朝鲜兵方便的多,语言上沟通上基本无障碍,辽东的方言是最接近普通话的语种,比在广州、临高和土着沟通都要方便的多。
明朝的官兵训练都是五日一操甚至十日一操,卫所兵甚至几个月不出操,而在这帮宋佬手下,那是天天出操,也不练习刀剑骑射,而是天天站军姿,跑步,把人折腾的够呛,这还没完,天黑了还要认字,有刺头跳出来就要被关黑屋子。
不过好在待遇确很好,听说月饷五两银子,还分发新衣服新鞋子新被子,一日三顿,顿顿能吃饱饭,每餐还能分到一尾海鱼,比起以前在大明当兵强太多,在大明三天饿九顿,只能出去偷鸡摸狗填饱肚子。
李满仓由于先入伍三个多月,凭着资历被任命骑兵班长,不过还是和步兵一样每天进行着枯燥的训练,唯一有意思得是训导官讲故事还有教官教唱歌,最近一首我的家乡在松花江上特别让辽东降兵热衷高歌,有事没事都要哼几句。
在朝鲜高强度训练的两个师如火如荼的训练着得时候,洪敏拉着汪羊和周全每天晚上在司令部商议朝鲜的土改、军改以及政改,看着草拟出来的草稿,要是被朝鲜土着看到肯定是捅破天的事。
草拟文件如下:
第一条
废除人头税,所有税赋改为田赋,每户均享有一亩免税田,每户第二亩开始每亩缴纳18.5斤(一斗米),每户超过十亩以上每亩缴纳39斤(二斗米),每户超过二十亩以上每亩缴纳78斤(四斗米)。
第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