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全面布防还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将兵力分散出去之后,重武器应该怎么办?
将火炮,投石机,床弩,这些重武器平均分配到整条防线上面,是不可取的,这会降低守军的火力输出效率以及密度。
所以火炮,投石机,床弩,这些重火力注定无法平均布置到整条防线上面,而没有重火力的支撑,仅依靠士兵手上拥有的单兵武器,想要阻挡黑兽的正面突击是很困难的。
而且分散布置之后,守军想要再进行调动,那么通讯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原先,守军聚集在一座座军营当中,一旦传递命令,会有专门的传令兵及时前去进行传达。
比如说每一座军营都配有若干名羽族传令兵,他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命令传达到前线军营,再由军营内的驻军进行行动
可兵力一旦分散到整条防线上面,那么羽族传令兵要传达命令,就不是只需要前往一座座军营就好了,他们需要前往一个个地点,向所有驻守河边的守军进行信息传达,此间消耗的时间是极其宝贵的。
因此,让守军平均分布在整条防线上面以,阻挡黑兽方面的渗透,这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一旦黑兽集中一定数量可以轻易的完成突破。
说到底,光明之域方面无法阻止黑兽的渗透作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守军拥有的机动性比黑兽差太多了。
如果守军可以拥有和黑兽一样的机动性,那么对于黑兽实行的渗透作战,便不需要过多的进行理会。
只需要组织一批精锐士兵对黑兽进行清剿就可以了。
问题是,守军不可能拥有和黑兽一样的机动性。
在接下来的数天时间里,守军和黑兽之间的作战和第一天基本上一样。
黑兽在几个适合进行大规模渡河作战的地点集结重兵,向西岸守军发动进攻,双方围绕几个至关重要的地点,不断的投入兵力,武器和物资。
每一个重要地点都像是一座座血肉磨坊,在不断消耗黑兽和守军双方的有生力量。
守军为了挡住黑兽的进攻,从一座座军营当中抽调兵力,补入战场。
正面战场进行着血腥而残酷的互相消耗,后方则是大量渗透进防线的黑兽,对运输队伍不停的发动骚扰和袭击。
每天因为黑兽的小规模袭击导致的民夫死亡数量,可以说是节节攀升。
可为了将黑兽挡在斯卡莱河一线,守军只能不断的和黑兽进行这种互相消耗的作战。
……
中央议会。
“斯卡莱河前线战况如何了?”
“目前,斯卡莱河上游地区依然在和黑兽进行激烈的交战,黑兽每天向我军防线出动的进攻兵力保守都在30万以上。”
“我军已经和黑兽方面连续作战三天,目前每天我军损失的作战人数大约在十万左右,黑兽方面的损失会比我们略大一些,大约保持在15万这个数量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