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姗姗来迟(2 / 2)

不管刘彻有没有看到,张汤都再次规规矩矩地躬身,然后才沉声回答:“回禀陛下,少翁说自知欺君罔上必是一死,因此已经没有必要说谎,当初李夫人的招魂仪式的确是成功了,人影真是李夫人的亡魂,此事绝非江湖把戏。回答完后,少翁自行走向刀斧手,以臣断案多年的经验判断,他的神态举止并没有因为畏惧刑具而作假的迹象。”

半晌之后,刘彻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你退下吧。”

张汤叩首退下,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刘彻的眼眶已然湿润,泪光朦胧中,李夫人的摇曳身姿再次浮现……

而张汤走出建章宫之后,在碧门遇到了在此等待的丞相霍光,霍光什么话都没有说,这位大汉丞相规规矩矩地朝着张汤深施一礼,而这一次张汤没有回礼,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只此一次。”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向自己的官署走去。

的确,这是张汤担任廷尉以来,唯一一次欺君,少翁这个所谓的仙人弟子,一进到大汉禁狱就被吓的直打哆嗦,当张汤亮出刑具手段的时候,已经站立不稳屎尿横流了,从前装模做样的仙人风范早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不等张汤问,就把这几年自己是如何欺骗皇帝的手段全部一股脑交代了,只求能换的一条生路,就在张汤准备好文书准备向刘彻上报的时候,丞相霍光带着刘彻的手谕亲自来了,而这个手谕就是交代张汤问少翁最后一个问题,其它上报内容一概作废,刘彻只要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当年给李夫人招魂时候看到的人影,到底是不是李夫人的亡魂。

这个问题少翁之前已经主动交代了,就是江湖骗术,所以再审也已经没有必要,就在张汤准备如实禀报的时候,霍光拉住了他,然后和张汤密谈了小一个时辰,等到张汤再次出现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复杂,纠结了半天才把之前的文书全部烧毁,处死了少翁之后,又重新写了一份,这也就是刚刚向刘彻禀报的内容。

当霍光让张汤作假欺君的时候,张汤已经在心中准备好举报丞相霍光的言辞了,秉公执法是他廷尉张汤这么多年引以为傲的骨气,容不得任何人亵渎,即便那个人是当朝丞相,而之所以让张汤同意霍光的提议,愿意和霍光同流合污的原因,是因为霍光的最后一句话:你真的忍心让陛下心中的李夫人再死一次吗?

而张汤和霍光哪里知道,刘彻之所以反常地背过身听张汤的禀报,就是担心从张汤眼中看到,哪怕一丝丝闪躲,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只要看到了,那一夜姗姗来迟的人就不是李夫人,这样的答案,他本能地恐惧面对……

就这样,各自有各自的算计,各自有各自的思量,各自有各自的坚持,最后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短最深情的悼亡句: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