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如烟拍着手大赞。
“好主意,天来。”
“走,跟五娘去找吊具!”
沈麟洗了把脸,先去指挥舱看看。
“怎么样?”
“一小时的煤耗,统计出来么?”
自黄龙江入海,顺风顺水,内河航行的煤耗做不得数。
因此,大家等入海之后,降了风帆,才对蒸汽机的消耗很上心。
陈梁拿着一张统计表递过去。
“满功率运行一小时,一马力的煤耗差不多1。3公斤。”
“一小时匀速,却只有
0。52公斤。”
“至于强圧通风,船上有孩子,不合适。”
“等到了登州,再测试吧!”
强压通风,就是往锅炉底下强行鼓风,让煤烧的更旺,热效应更高。
铁城二号肯定还能多跑出两、三节的超高速来。
但正常情况下,没有谁愿意这样搞。
对机械和管道的压力太大了,很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损伤,得不偿失。
但测试数据总要有。
以备不时之需。
沈麟剑眉一蹙。
“煤耗,还是大了些。”
陈梁倒是很满意了。
“大都督,其实很不错了。”
“如果碰上合适的信风,煤耗还会降低很多。”
“这一个多月来,铁城甲号也没出现过大的毛病。”
“末将认为,搭载两千吨燃煤,去您说的地方,足够咱们跑一个来回了。”
是啊!
沈麟很是感慨。
工业革命三要素。
钢铁,化石燃料,橡胶。
可为啥没人说杜仲胶或者其他植物胶呢?
这不仅仅是量的问题,还得看质量。
硫化橡胶才是蒸汽机做大做强的质量保证啊!
“那就这样吧!”
“继续测试!”
“如果效果理想,我们不一定非得呆三个月。”
“能早一天回去,另外四艘姊妹舰也
早一天面世!”
指挥舱里的各位军官顿时欢呼起来。
他们可是知道。
那四艘钢铁战舰的主体都建造得差不多了。
舰船设计没什么问题。
主要得看舰船的心脏——第四代蒸汽机抗不抗造?
两天后,舰队顺利到达登州港。
沈忠孝欢喜得老泪纵横。
他和沈麟分别都快三个年头了。
如今,这小子的一对龙凤胎都长到两岁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
“大爷爷!”
“大爷爷好!”
两个小家伙很是讨喜,令老人家开心得合不拢嘴。
“天开紫气来,凤至我沈家。”
“好好好!”
“来来来,大爷爷抱抱!”
吴征吐了一天,下了船又活蹦乱跳了。
他趴开人缝,露出胖乎乎的大脑袋嚷嚷道。
“我也抱抱!”
沈毅大步跑过去,一把举起吴征。
“哈哈哈!”
“我一看就知道……这是老七的崽儿。”
“跟他小时候,没啥两样!”
自从三家合力打下山东半岛以来,已经连续收获一季秋粮和一季风调雨顺的夏粮。
二百多万军民终于不再为粮食发愁。
三家兵马也是越打越多,越战越勇。
辽军连续发起十万人以上的战役,足足两次。
次次都铩羽而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