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2 / 2)

然后再去文学作品中找对应的描述,这样两者结合起来理解?”

蒋琳琳点头赞许:“很聪明,巧之。正是这样,理论是基石,文学作品是实践的见证。

你们要从文学作品中探寻古代刺绣的线索,再结合理论去分析、理解。

记得,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颜简韵和庄巧之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研究的热情。

她们开始认真地翻阅手中的资料,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相互讨论。

办公室里顿时弥漫起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翻书声、讨论声此起彼伏。

颜简韵指着一段古籍中的描述,对庄巧之说:“你看这里,说的‘绣线如丝,细密均匀’,

这应该和我们学过的某种刺绣技法有联系吧?”

庄巧之点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技艺的尊重。

她拿起笔,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对,我记得老师讲过一种技法,就是强调绣线的细密和均匀。

这种技法不仅能让绣品看起来更加精致,还能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展现出不同的纹理和层次感。”

她的字迹工整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对刺绣艺术的热爱和敬畏。

坐在她对面的颜简韵,脸上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自豪。

她轻声说道:“老师,不瞒您说,我学了十来年刺绣,真的是这才了解刺绣原来有这么美的描述。

以前,我只是觉得刺绣是一种手艺,是一种传承,但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它背后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现在听您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绣娘的情感和智慧。”

蒋琳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许。她放下手中的茶杯,

微笑着说道:“哦?你居然会刺绣,我还以为现在这个时代,刺绣已经没什么人喜欢了。

我这次研究刺绣文化,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

增加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刺绣的魅力。”

颜简韵笑了笑,眼中闪烁着对刺绣的热爱和执着。“嗯嗯,我跟我妈妈学过刺绣,

后来还拜了两个师傅,专门学习苏绣和粤绣。

苏绣细腻温婉,如同江南的水墨画;

粤绣则色彩鲜艳,图案华丽,充满了岭南的风情。

两种绣法各有千秋,我都非常喜欢。”

庄巧之听得入迷,不禁感叹道:“呀,简韵,你可真是多才多艺。

现在像你这样年轻,又愿意沉下心来学习传统手艺的人可不多了。

大多数年轻人都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这些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技艺。”

颜简韵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其实我觉得,刺绣不仅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教会了我耐心和细心,让我学会了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每当我拿起绣针,穿梭在绸缎之间,我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压力,只有我和手中的绣品。”

蒋琳琳点了点头,深有感触地说:“你说得对,刺绣确实有这种魔力。

它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让人的情感得到释放。

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曾经看过祖母刺绣,那时候我还不懂其中的奥妙,只是觉得祖母手中的绣针就像有魔法一样,能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现在想来,那其实就是刺绣的魅力所在。”

颜简韵继续说道:“而且,刺绣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每一件绣品都承载着绣娘的情感和智慧,都记录着一段历史和文化。

就像苏绣中的山水人物,粤绣中的花鸟鱼虫,它们不仅仅是图案,更是文化的象征和传承。”

庄巧之听得津津有味,不禁问道:“那你在学习刺绣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挑战呢?”

颜简韵想了想,笑着说:“当然有啦。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总是掌握不好绣针的力度和角度,经常把绸缎刺破或者绣线打结。

那时候我真的很沮丧,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但是后来,我遇到了我的两位师傅,他们耐心地教导我,鼓励我,让我慢慢找到了感觉。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困难和挑战其实都是我成长路上的垫脚石,它们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刺绣的决心和信心。”

蒋琳琳听了颜简韵的话,感慨万分。她说道:“简韵,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缺乏这种坚持和毅力,他们总是急于求成,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磨练。

而你却能够耐下心来,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和技巧,最终成为了今天的刺绣高手。我真的很佩服你。”

颜简韵谦虚地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比较喜欢刺绣而已。

我觉得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应该努力去追求和实现。

而且,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刺绣这种传统手艺。”

庄巧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她说:“简韵,你的想法真的很好。

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够让刺绣这种美丽的艺术形式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欣赏到它的魅力。”

三人就这样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

天色也渐渐晚了,夕阳的余晖早已被夜色吞噬,只留下天边一抹淡淡的紫罗兰色,似乎在诉说着白昼的不舍。

街道上的路灯逐一亮起,昏黄的光晕洒在路面上,为归家的人们指引方向。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记得早点来。”蒋琳琳收拾好桌上的书籍和笔记,对颜简韵和庄巧之说道。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明天的期待。、

颜简韵和庄巧之相视一笑,点了点头。

她们知道,今天的讨论虽然结束,但对刺绣的热爱和探索却永远不会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