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女生耽美 > 大宋圣天子 > 第三百零三章 帝国金融市场

第三百零三章 帝国金融市场(2 / 2)

大宋帝国户部衙门内,内导部发出的预警报告也已经发到了主管帝国财政工作的户部衙门。

大宋帝国户部尚书陈吉华,是老派官员出身管一管账目还好,但对于股市金融投资这些新鲜东西了解不多,只能靠底下人来操盘。

户部右侍郎武进尚是帝国中高层中现有的少数传统科举出身的干部。武进尚呢?怎么说具有传统的儒臣思想。执政一方也好?在中央为官也好,事情能办的条条有理,对于帝国清政以来的一些新东西表示不理解,但尊重他不反对别人搞,但是自己很少搞,能够调入互补,本质上也是由于他主管的地方一直没有推行新政,导致中央大怒所以换了人。

武进尚直接开口说道:"在下是个老朽,对于天子推崇的新鲜事物也不甚了解,但这个股市,类似于赌博之事,天志有命,他们亏就让他们亏去,何必动用帝国力量耗费民力,多干点实事。"

户部衙门主管金融和股市工作的主事黄尚崇当即开口反驳说道:"不可,帝国股市乃天子亲自建立,是为帝国财政支入缓解压力。所见,一旦帝国不管全面崩盘,那么不少的项目就要停工。"

自帝国推行新政以来,帝国的财政支出状况令人堪忧,其数据之难看,简直不忍直视。别说启动一个大型项目,就连日常的相关费用支出,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股市在初始阶段,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借助股市的力量,吸纳公共资金以及民间资本,以此缓解帝国部分项目所承受的压力等。待这些项目建成后,再通过项目自身的盈利,向支收方回报利润。其二,是通过股市将一些项目的利润进一步扩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项目盘中。这些人为了避免亏本,会积极地配合项目,甚至不惜花费精力去沟通项目,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上马。

在这个过程中,股市成为了帝国财政的重要支撑,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的政策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投资者的理性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股市的作用,促进帝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后来,帝国官办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建设起来,同时又开启了数个规模宏大的项目。这些超大项目,犹如一座座巍峨的山峰,每一个都带动着成千上百个如繁星般的小项目,犹如一张巨大的网,养活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利润和项目盘。于是,上市的公司如潮水般涌现,越来越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为了收回各地的道路管理权,决定允许开放地方制官办企业。这一举措,犹如一阵春风,吹醒了沉睡的地方制企业,它们如同一群跃跃欲试的骏马,纷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至此,原本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和让项目更加顺利的股市,逐渐失去了其初衷,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赌博场所,一个类似的盈利单位。尽管股市的体量已经变得非常庞大,但在帝国本土,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是以股市投资为主营业务的,它们大多仍以实业为主,股市仅仅是一个附加的产业。

武进尚开口说道:"哼!旁门左道,商乃为旁门左道。商贾之道,乃为旁门左道天子被奸人迷惑,以此为业乃为祸国殃民之道,借此之机,狠狠的打击那些追求利润的商贾才妙。至于那些所谓的大项目,大兴土木乃为亡国之兆,停下也好。"

苏宪忠见两人要吵了起来,连忙起身打圆场开口说道:"好了。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帝国股市牵扯太多,一旦完全崩盘,那么帝国财政体系将会直接崩掉,不要说搞那些大项目,百官的俸禄,军队的军费,还有日常的行政支出都要完全都会出问题。到时候,那才会出大乱子。"

武进尚本质上就是,大宋帝国的海瑞是百官的标签之一,虽然是老版的楷模,现代版的楷模是既青年执政又能治理一方甚至能玩新理念,新思维和新东西的。

陈吉华也是连忙打圆场说道:"好了。进尚兄,本官倒是能理解你,但是现在不能说那么多了,股市肯定是要救的,如果不救帝国,可能会出大乱子。苏侍郎。"

苏宪忠连忙起身开口行礼说道:"下官在。"陈吉华开口说道:"股市之事,本官不懂,只能依靠你们这些年轻人,需要用本官之位的时候,你们自己直接来印看印便是。"

陈吉华也是科举出身的老牌官员,但不像武进尚那样老板,帝国新政以来推出的新东西也在学,不过毕竟已经年过中旬,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学的勉勉强强。对于股市的理解,倒没有像武进尚那样肤浅,毕竟帝国财政的情况不可能同时支出帝国各地的各大项目,必须依靠股市吸金。

但股市的具体操盘和玩法,他还真搞不明白,为了防止外行指挥内行的事,全权授予苏宪忠指挥权。

中枢阁,冬暖阁和枢政监在得到内导部发出的紧急预警后,也分别召开工作会议,并立即研究预报方案。

中枢阁现在掌舵的是刚刚从地方省总督位置上调过来的张平芳,冬暖阁的掌舵人则是从东辽矿务集团总理事位置上调过来的李继武,枢政监掌舵人是徐敏和黄秋菊。

大宋帝国各方面立即开始调动力量预备方案准备进行股票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