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熙带着将士回到自己的营帐,心中烦闷不已。他深知攻坚战的残酷,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无数生命的消逝,而京城的城墙却依旧坚固。他不禁开始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能够智取京城。
云熙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策略。他想到了利用奸细混入城中,打开城门;也想到了派遣使者劝降城中守军。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突然,云熙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的一条河流上。他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决定利用这条河流,派遣水军从侧翼进攻京城。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还能够减少将士们的伤亡。
云熙立刻召集了将领们,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将领们听后,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云熙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实施这个计划。他相信,只要计划成功,就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拿下京城,结束这场战斗。
上官鼎却把这条计谋给否了,“将军,您要知道,地形,密道,还有京城哪里最薄弱,云缨比您还清楚。”
上官鼎此言一出,将军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紧紧地盯着上官鼎,眼中闪烁着怒火。
“你这是在质疑我的决策?”将军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上官鼎并没有被将军的气势所吓倒,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将军,我并非质疑您的决策,只是云缨对京城的了解确实比我们更为深入。她熟悉地形、密道,也清楚京城哪里最薄弱。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她的这些优势,或许能够制定出更加完美的计谋。”
将军沉默了片刻,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你说得有道理,上官大人。但是,我们也需要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上官鼎点了点头,“将军,我明白。我们可以将这个情报作为参考,结合我们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制定出最为合适的计谋。”
将军微微颔首,“好,就按照你说的办。立刻召集所有将领,我们要重新商讨作战计划。”
上官鼎转身离去,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将军虽然固执,但也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只要能够说服他,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云熙仔细地琢磨着上官鼎所说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回想起从前与云缨一同悄悄地溜出宫廷去玩耍的时候,无一不是由云缨在前头领着路。每一次,她们总能顺顺利利地避开重重关卡,成功地离开那座看似固若金汤的皇宫。
而如今,如果自己妄图从此处着手寻找破绽或者漏洞来实现同样的目的,那无疑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毕竟,这皇宫中的布局和守卫情况可不是那么容易摸透的,稍有不慎便会被发现,到时候可就麻烦大了。想到这里,云熙不禁摇了摇头,暗叹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好。
经过整整一个下午激烈而紧张地商讨,众人依然未能想出一个令人满意且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应对当前棘手的局面。最终,满脸疲惫之色的云熙无奈地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先各自回去好好休息一番,养精蓄锐之后再做打算。
听到云熙的话后,围坐在会议桌旁的人们如蒙大赦一般,纷纷站起身来,一边低声交谈着,一边缓缓退出了房间。不一会儿功夫,原本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的会议室便只剩下云熙以及她的女儿刘凤两个人。
此时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安静,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清晰可闻。云熙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眉头微皱,目光凝视着窗外逐渐西沉的夕阳,似乎还在苦苦思索着什么;而站在一旁的刘凤则轻咬嘴唇,一双美眸时不时地看向自己的母亲,欲言又止。
云熙漫不经心地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刘凤身上。只见今日的刘凤与往日大不相同,她静静地站在那里,低眉顺眼,显得格外乖巧温顺。
云熙微微一笑,轻声唤道:“凤儿,快过来,给母后梳梳头吧。”说着,她轻轻地摸了摸自己那如瀑布般垂落的长发,却发现不知何时已经打了结。
刘凤听到呼唤,赶忙小步快跑过来,恭恭敬敬地应声道:“是,母后。”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梳子,轻柔地梳理着云熙的秀发。每一下动作都是那么细腻、那么温柔,仿佛生怕弄疼了云熙一般。
刘凤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的秀发,那原本应该如丝般柔顺亮丽的长发,此刻却显得如此干枯脆弱。她手中的梳子缓缓地移动着,每一下都仿佛带着无尽的柔情和心疼。然而,就在不经意间,一滴晶莹的泪珠从刘凤的眼角滑落,滴落在母亲苍白如雪的发丝上。
“母后……”刘凤喃喃自语道,声音因悲痛而微微颤抖。眼前这位曾经风华绝代、艳冠后宫的女子,如今竟已满头白发!岁月似乎在她身上留下了过于沉重的痕迹,仅仅三十多岁的年纪,却宛如经历了沧桑巨变一般。
想起往昔,母后总是那般美丽动人,她的一颦一笑都能令整个宫廷为之倾倒。那时的她,肌肤胜雪,双眸明亮如星,朱唇不点而红,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更是如同瀑布般垂落在身后,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可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