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春风漫漫。
四月的风吹过北狄无边的草原,带来了新生,也带去了旧时光。
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草原上驰骋,前后衔接,足有数里长。
天地间充斥着战马的马蹄声,阵阵嗡鸣,似连边的春雷,不断炸响。
拓跋凌眉头紧皱,钢牙紧咬。
他已在战马上骑了整整三天,感觉自己的胯骨都要碎了。
可即便如此,也解不了他心中的焦急。
鹰使是四天之前到的,从王庭发出来。
简短的信上告诉拓跋凌,王庭和周围很多部落的民众都已向西边撤离,进入了已实际成为无人之地的西部草原,发出信件的时候,他们已到原本屠各部的领地之中,很快要接近之前哈只儿部的领地了。
信上还说,王庭统帅勒都思率领所有能集结的战力和阿兰世对抗,已有许久没有消息,恐怕凶多吉少。
有些事,拓跋凌是早就预料到了的,只是猜错了时间。
从上次北境人进入北狄,和哈只儿部大打出手,最后又和王庭精锐动手开始,拓跋凌就知道,北面新生的帝国阿兰世,早晚是要全面进攻北狄的。
北狄苦寒,没有太强的生产力,草原上的族人们都生活的很困苦。
加上北狄连年征战,虽获取了不少资源,但消逝的人却永远消逝了。
拓跋凌之前的手段,肢解屠各部和鲜于部,压制哈只儿部,让他儿子们的部族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壮大。
可他怎么也猜不到后面的变故。
就因为一个哈只儿,或者说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和哈只儿走上了不同的路,导致他六个儿子死了四个,连带这四个儿子的部族全都飞灰湮灭了。
之前四王子的部族都在北狄边缘,领土也基本连成了片,但因为他们本人阵亡,导致北方边境完全崩溃,拓跋凌心底对阿兰世的防护也形同虚设了。
消灭了哈只儿部之后,拓跋凌立刻发动了对乾国的征战,目的其实也很简单。
他想通过严酷的冬季快速发展,争取能灭掉乾国,从而获取大量的人力和粮草,让他有实力和阿兰世对抗。
只是最近的事,实在是太不顺了。
对乾国的征战,虎州方向始终没有太大进展,而惠州方向,这次他们虽拿下了乾国惠州大部分的土地,可却没获得多少资源,更没抓到太多的奴隶。
阿兰世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出现了,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北狄,逼着他的王庭迁移,也逼着所有的部族迁移。
后方一动,前面的补给立刻就出了问题。
但拓跋凌始终都是一代枭雄,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乾国两个皇子,赵景孤注一掷,他只有滇池城一处险要之地,故此疯狂死守,半步不退。
但赵昰却并非如此。
二皇子赵昰掌控乾国最富庶的区域,连宁州大部都在他手中,他有退路,性格也相对软弱。
故此,拓跋凌很早就联络了赵昰,让他出大量物资达成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