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朕要想解除海禁,必须要先解决陈祖义?”朱允炆问道。
“陛下,陈祖义只是海禁的一个原因,太祖皇帝指定海禁还有一个原因。”杨士奇说道。
“什么原因?”朱允炆问。
“太祖皇帝认为商人都是狡诈之辈,唯有劝课农桑才能使得大明长治久安,一旦开放海禁,海外商人接踵而至,沿海百姓恐怕无心农桑,一旦碰上天灾人祸,粮食歉收,后果不堪设想。”
杨士奇说出来朱元璋施行海禁的另外一个原因。
朱允炆憋了憋嘴。
他本来想怼朱元璋两句,但是又忍住了,没有朱元璋哪里有他朱允炆的爹,没有他爹,哪里来的朱允炆。
而且怼祖宗是不对的。
“太祖皇帝有他的想法,但朕也有朕的想法,如果一直墨守成规,大明怎么发展?”朱允炆最后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来。
此时,三杨也看出来了,朱允炆召集他们过来,就是想解除海禁。
“陛下,祖宗之法,不能不守啊。”杨士奇率先反对。
他认为一旦反对了祖宗之法,现行的许多制度全都会被打乱,那么就全乱套了。
“陛下,杨大学士所言极是。”一直小心谨慎的杨溥也附和道。
只有杨荣没有表态。
朱允炆也知道他们心里想的问题,但是不破不立,如果任由海禁一直施行下去,大明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他既然穿越过来了,那就要打破这一切,干一个穿越客该干的事情,不然他不就白穿越了吗?
“朕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当今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三杨互相看了看,没明白朱允炆的意思,这世界不就这样的吗?天圆地方。
“请陛下明示。”三杨齐声道。
“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脚踩的这块地,不是像我们所见的那般是平的,而是一个圆的,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朱允炆试着给他们讲地球论。
“如果我们一直沿着一个方向走,最终还是会到达起点。”
“南辕北辙一直都是一个贬义词,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它是正确的?”
三杨听见朱允炆的这番言论,都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朱允炆见他们看自己这异样的眼神,知道自己这个理论太超前了。
赶紧笑着解释道∶“朕只是昨晚做了这么一个梦,给你们说说而已,大家现在都没看过这个世界,万一梦里的是真的呢?”
紧接着,朱允炆话锋一转。
“朕这次想解除海禁,主要是想发展贸易,充盈国库。”
“隋唐开始,甚至到前元时期,沿海一直都开放,尤其是宋朝,虽只有保有江南半壁江山,但依靠丰富的海上贸易,依旧和北方强敌抗衡了百余年。”
“所以朕认为海上贸易对于充盈国库,还是很有必要的,你们觉得呢?”
朱允炆把球又提给三杨。
三杨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