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大司农如此激动,关键是这件事情太令人震惊了。
这个朝代的农业实在是太过落后,水稻亩产只有二百斤左右,如今硬生生地翻了四倍有余,怎么能令人不激动,不兴奋呢?
大乾百姓因为连年灾害,吃不饱穿不暖的,这一创举能够让大乾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说句解救万民也不为过啊。
江继业谦虚道:“这都是陛下圣明,才让小民能够侥幸培育成功。”
大司农听后更是对江继业高看几眼,瞧瞧人家多会说话,明明是自己的努力,却时刻感念君恩。
大司农这次来,主要是为了亲眼看看那传说中的高产水稻。
只听报道的时候,他真的有些不信。
直到亲眼看到了,才啧啧称奇。
“江先生,为何这里的水稻亩产会如此之大啊?”
江继业解释道:“其实小民培育的水稻只是比平常的增产一倍而已。
主要是小民的女儿荣安县主提供的种子好,亩产量原就很大。”
大司农眼前一亮,对着江莲玉问道。
“那荣安县主可否将种子出售给朝廷,由朝廷分发给各州府,让我大乾子民人人用上这上好的种子呢?”
江莲玉点头道:“这是自然。原本我也是这样想的。
只有亩产提高了,百姓才能真正过去丰衣足食的生活。”
大司农听后,感动不已,这两父女简直就是上天赐予大乾最大的宝藏啊。
如此有大局观,如此为百姓着想。
如果大乾多一些这种类型的人物,何愁大乾不兴盛啊!
大司农又跟着江继业去实验田之外的其他田地视察,他还看到了一些根本不认识的作物。
他不解地问道:“江先生,请问这两种作物是什么?”
江继业一看,原来是土豆与红薯。
这两种作物过去他也没见过,女儿说是无意中发现的新物种。
产量十分之大。
江继业回答:“这个叫做土豆,那个叫做红薯。这两种食物都是高产作物。
不瞒您说,上次大旱之时,小民老家江家村,有不少村民也种植了这些,简直就是救命粮食。”
大司农立马对这两种作物产生了好奇。
“那江先生说来听听啊。”
“大人也知道,此次大旱,许多地方颗粒无收,我江家村虽然得益于小女及时力挽狂澜,但收成不好却已是定局。
可即使如此大旱,红薯的亩产都比年景好的时候小麦的亩产高上一些。”
大司农听到此话,眼前一亮。
“此话当真?”
江继业点头:“此言千真万确啊,大人。”
大司农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完全被江继业吊起来了。
仔细问了一下这两种作物的培育方式。
尤其是红薯,居然还是一种耐旱的作物。
此时的大乾农业生产力落后,一个天灾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百姓。
如果有这样的作物,让百姓大批量种植,岂不是挽救多少百姓的性命啊!
一行人接着在江家新村转悠。
不一会儿,闻到了阵阵酒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