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同意招安的旨意差点都无法送到青州城,因为进入京东东路之后的主要驿道关卡都已经被各地的保乡兵完全控制住了。
原本保乡兵控制驿道,只是为了保证目前已经开始与流求进行的各种商贸交易运输安全,没想到就顺便卡住了目前各个州县的进出与外联通道。
而不同地方的保乡会一旦建立起沟通后,情况便迅速发生了变化。
缙绅们原本就是一个善于跟风的阶层,起初,大家都绷着躲在家里不愿参加保乡会,生怕日后官兵一旦打回来,自己就算是有了洗不掉的政治污点。
但是,随着官兵的连连失利,率先加入保乡会的那些人纷纷拿回了属于他们的财产,甚至还可以参与瓜分州县仓库,便开始有些人绷不住了,开始跟随加入。而这种形势一旦形成也就不可收拾,这么多的缙绅富户都加入了保乡会,大家开始感觉:法不责众,朝廷现在就算是重新控制住了局面后,难不成会把所有的人都抓起来吗?
尤其是流求人的东西运到后,大家的眼睛都看直了:小巧灵活而且强劲的手弩、外表朴素却几乎刀枪不入的棉甲,这种官府眼下都没法禁止的攻防利器,简直就是“居家旅行、杀人放火之必备佳品”!
就算是这次接下来抵抗有可能还会来的官兵围剿用不上,这么好的东西,买回来之后,放在家里防贼护院,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更有最早加入保乡会的缙绅,居然可以通过这里的关系,与流求人开始了盈利颇丰的海贸生意,本地的一些寻常不值钱的出产,流求人都能以高价收走;而今年最紧缺的粮食,流求人又可以做到平价供应,这样的好处,简直让人无法抵挡。
接下来,一旦有八成以上的缙绅都加入了保乡会之后,剩下的保守分子就会被大家视为公敌,甚至还出现有的地方保乡会,会暗地里怂恿保乡兵,对于那些拒不加入者的庄园进行突袭抢劫,事后还没人负责承认这些事情。
保乡会的高潮出现在朝廷的圣旨发往青州的半路上。
因为圣旨是由专人送出,一路过来的宣旨宦官并不知道在京东东路境内的大部分驿道已经失控,甚至西部齐淄二州的驿站都直接投降了保乡会。
负责在齐州城东驿站值班的,是一个刚提拔不久的保乡兵什长,名叫楚大木,他本来是历城楚老爷家的佃户,自己原来姓啥也不记得了,从小就在楚老家爷耕田,随了家主的姓。这次京东受了灾,他们这些佃户虽然被告知欠了不少的田租,但是好在是为家主种的田,总还能有口饭吃。后来听说附近出现了乱匪保乡会,像楚大木这样的精壮青年就被选中成为庄丁,说是只要他去当了庄丁,就能免去家里的欠租,还能按月发例银。所以,妻子便反复鼓励他一定要帮楚老爷守好庄子,这样全家才能活得更好。
后来,楚老爷突然宣布,乱匪实际上都在州城,原来以为的乱匪保乡会,本是忠君保家的正义之师,所以他决定带领所有庄丁加入保乡会,要清除地方州城里的乱匪,等待朝廷来接应他们。
楚大木也搞不懂这些,但是他只知道要听楚老爷的,也跟着队伍出去打了几仗,痛揍了一些穿着衙役官兵服装的“乱匪”,由于他敢打敢冲,很快就被提拔成了什长,还被派到这里来看守驿道上的驿站。
这天,驿道东边突然来了一个骑马的锦衣使者,手里持着代表宣旨身份的木牌,匆匆忙忙地进了驿站,要求立刻给他准备饭食、再喂马护理,他急着吃完饭后继续向东去青州。
正巧这时原来的驿官不在,负责守卫这里的楚大木非常狐疑地打量着穿着十分考究的宣旨宦官——他根本就不认识宦官的衣服——但他之前听说过,现在衣服越考究的,越有可能就是化妆的乱匪,所以他根本就不理会宦官的趾高气昂,反而更仔细地盘问他的来历与去向。
宣旨宦官勃然大怒,要他立即滚下去,但这样的命令对楚大木显然是无效的。楚大木决定坚决执行楚老爷的意思,立即宣布将宣旨宦官抓起来,再搜出了他所带的圣旨。
不过随后赶来的楚老爷看到了这份圣旨,却是喜出望外:果不其然,朝廷真的授权青州那里的帅司安排与各地保乡会进行招安谈判。所以楚老爷这才一边安排向宣旨宦官致歉,并着手害他赶紧往青州去;一边也立即赶去明水县,向李会长汇报这个好消息。
经此波折,宣旨宦官才知道京东东路居然已经乱成了这样,他也暂时夹起尾巴,拿着保乡会给他开的通行文书,马不停蹄地一路向东,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淄州,最后终于到达了青州州城,看到这里戒备森严的禁军队伍,这才放下心来,立即到来帅司向黄裳宣读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圣旨。
原本龟缩在青州城里的黄裳,在这些日子里是度日如年,他根本就没有料到,明水保乡会的口号一打出来之后,各地的缙绅们就像突然被开了窍一样,带着一帮泥腿子们开始开挂,不仅再也不怕任何还敢去围剿他们的衙役官兵,甚至还连续控制了好几处的县城。
关键问题是这保乡会的旗帜一拉起来,就差明着宣布他们各地的官府官员都是不为民做事、不为朝廷分忧的贪官污吏了。
而且由于宗泽离开了胶水县,莱州那里的形势也开始恶化,即墨、莱阳都被保乡会控制,就连胶水与掖县也变得岌岌可危。不过,正是因为这样,他越发不敢放宗泽回去,反复劝说他要以大局为重,因为朝廷同意劝降招安的圣旨很可能马上就来,还得指望他出马呢!
这下可好,圣旨已下,由他全权负责京东东路各州县的招安谈判,同时针对今年的情况,朝廷还给予了免除全路五成秋赋的承诺。
宗泽这些日子留在青州城内,并在黄裳的身边,所以一直能够了解到全路各地方的最新情况。就在两个月前的胶水,秦刚对他说,接下来整个京东东路会出现大乱的情况,然后朝廷便会因为他当时在胶水平乱的经验重用他,以至于安排他去负责整体招安的事情。说句实话,即使有着李纲的笃信,当时的他还是将信将疑,想着走一步看一步。
然而,眼下的局势发展,让他无法质疑,而且各地保安会的发展形势,足以震惊所有人的眼光,他在向黄裳说明其中的困难程度时,一样得到了对方的理解与安慰:“汝霖啊,本官自然知道这次的招安谈判非常之难,不过我还是相信你的才干与能力,一定能够不辱使命。而且,这次圣旨也给了我们足够的自主之权,本官在此也会给你吃颗定心丸,只要他们能够接受招安,所有参于民乱之人的罪行都可以一笔勾销,如果有在其中促成招安的主要之人,本官还可酌情推荐他们就任当地官职!”
在说完了这些之后,黄裳看了看宗泽,觉得还有必要再给他多打打气:“汝霖啊,这次朝廷已经认可以你的帅司参议官的任命,这次再去招安谈判,劳苦功高,只要这次动乱平宁,本官当为你请得首功!”
宗泽赶紧说道:“下官得帅守简拔,又是朝廷臣属,当得竭力用心,在所不辞!”
即使是有着朝廷的圣旨送到,又有帅守黄裳的重金悬赏诚邀,仍然还是没人愿意报名作为宗泽的助手去招安谈判。不过,宗泽也正好不太希望带一个还须防备碍事的家伙,立刻表示,即使没有助手也无妨,他只须带上来青州时的随从卫兵即可。
于是,黄帅守亲自出城相送。宗泽特意没有骑马,而只骑了一匹黑驴,身着官衣,在卫兵的跟随下,两人一驴,翩然而去。身后留下黄裳与众官员不由地感慨:
宗汝霖,忠臣、勇士、国之栋梁也!
在青州众官员眼中犹如“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还”的当世荆柯宗抚参,直接前往了当前势力最大大、也是影响最大的齐淄保乡会。
明面上他是去与会长李格非进行正式谈判,实际上他却是直接去拜访了秦刚,并就实际的招安条件与回去的说辞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商讨——既要让黄裳他们觉得谈成的条件十分不易,又要完全消化这一次在京东东路布局谋划所希望达成的目标。
“主公雄才大略,不过短短两月时日,竟然搅得这京东东路瞬间变天,可笑那各州县衙门,包括那帅守衙门里的一帮草包官员,除了惶惶不可终日,全都指望着招安这一法宝,以解他们面临之困,殊不知这每一步,都被主公您算计在内!伯纪当初与我所述之言,宗泽到今天总算是心服口服了!”
“哈哈!伯纪之言,听过放过,不必当真,只是京东东路的事态发展,还有太多是当初没有算到的!你我还是得要细细商议!”秦刚说的倒是实话,他最初的谋划是辅导并资助各地的民变队伍,增强他们的实力并最终达到像当年处州的栝苍山七十二寨那样,倒逼朝廷重视并进行招安,而京东东路的各地官府是要借助明面上的宗泽与暗地里胁迫的胡衍配合,实现足够的官吏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