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现场的众人连忙重新跟杨旭打招呼。
杨旭自然只能再次进行回应。
“许村长,不知道你们村子有多少户百姓,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听到杨旭的询问,村长连忙回答道:“大长老,目前我们村子有三十二户,主要是以种植经济农作物为主。”
“分别是土豆、玉米和红薯,然后就是村民们自己会种那么一两亩水稻用来自己吃。”
“我们种出来的农作物是由县里面的食品厂直接进行收购。”
听到村长的回答,杨旭点了下头,接着继续询问道:
“给你们的收购价格是多少,年收入大概有多少?”
听到杨旭的询问,村长连忙再次回答道:“回大长老,土豆和红薯是每斤三毛钱,玉米四毛。”
“秋收的时候,村里的村民们卖的这些农作物,每户大概有个一万左右的收入。”
“有些家里人口比较多的,种的比较多的,大概有个一万五左右的收入。”
“因为今年比较晚,只种了一季,等到了明年,就可以种两季,到时候大伙的收入应该能够再翻一番。”
杨旭听到村长的回答,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收入水平已经不低了,按照一家六口来算。
按照收入一万来算,平均每人年收入已经达到了一千六,月收入也达到了一百四左右。
要知道这里面是包括了老人和小孩的。
其实真正的劳动力也就三到四人。
更不要说这还只是一万来算,按照这东南亚的热带气候,一年种两到三季都是可以的。
年收入达到两万以上完全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毕竟青阳可跟后世不一样,不存在什么粮食伤农的情况。
农民的收入一直是跟工厂的普通百姓保持在一个相对同等的水平。
如果说一个六口之家工薪家庭的收入在三万左右,那么同样的一个六口之家的农村家庭,只要没有偷懒,那么收入也不会低于两万五,也会接近三万。
当然这个是跟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像青阳的普通六口之家的工薪家庭,基本上已经超过三万,达到五万左右的一个收入。
同样青阳下面的农户,收入也差不多是这个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