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科幻灵异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第2124章 垮掉的一代?不,这是振兴的一代,从来都是

第2124章 垮掉的一代?不,这是振兴的一代,从来都是(1 / 2)

110米栏结束。

谢文君虽然没有拿到冠军了,可能够再次刷新pb,依然是可喜可贺。

而且这还是在平原上开的纪录。

对于运动员自己来说。

意义更大。

下一场。

就是200米的比拼,陈娟她们首先上场,在阿美莉卡除了陈娟还有竞争力,韦勇丽竞争力就低了很多。

反正她已经达标了。

就不需要再做太多的努力。

把精力留给明天的100米。

这也是个合适的做法。

韦勇丽现在也越来越成熟,也比了这么多比赛,知道应该怎么调整计划,分配状态。

她不是原本世界线上那个愣头青。

女子没什么好说,陈娟也没想要全力以赴,苏神告诉她她应该开始给自己减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在200米你就是希望无法拒绝的情况下,不要让自己承担太多的压力。

要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

在国内尤其是伦敦之后,陈娟是全亚洲唯一的200米强战力。

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让他不参加这场比赛的。而且才100米也不可能拿到金牌,没有办法那么轻易拿到像苏神那样的豁免权。

而且苏神能拿到豁免权。

同样是因为男子200米,有人能够带头跑。

有人200米的实力,当时和他看起来差不多。

综合了这些考虑。

才顺便是给了苏神面子,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然的话,你真以为能这么同意呢

可是女子方面就没有这样的待遇。

陈娟这边,就是被画圈,必须上去的人。

因为没有人可以顶替她。

韦勇丽目前还不够。

亚洲还行。

放到国际上,就实在是不够看。

因此陈娟其实是没有办法拒绝。

那既然没有办法拒绝,就得自己给自己减负。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从头跑到尾。

不能再像以前的师兄师姐那样。

真的把每一场比赛都当成需要全力以赴的比赛来比。

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讽刺。

但其实放在职业经济里面,你更加要讲究的就是策略。一味蛮干,根本不行,那职业运动领域你要讲策略。

你要那么想,就是人不是机器人。

血肉之躯都是需要休息的呀。

你就算是机器人,你机器不也得休息吗

机器人也不能一直上发条啊。

机关枪也不能一直响。

那也要冷却的呀。

所以陈娟苏神的建议就是,在普通比赛稍微放掉一点200米,或者选择200米的时候,稍微放掉100米。

这样做的话,就可以给你的身体带来一个比较放松的情况。

不会让你过度的榨取自己。

可以给自己身体充分的恢复休息时间。

不然血条一直加不上来。

就算你是金刚铁骨,那你肯定也会受伤。

事实上就没有所谓金刚铁骨的人。

他最多也是比你耐亣操一点。

但如果不注意休息,不注意科学规范你的比赛和训练计划……

迟早有一天还是会走上受伤的老路。

陈娟现在是希望之星。

全亚洲的指望。

这样的情况下,苏神也不想让他出现什么伤病情况。

大赛的话,肯定是没法。

必须得上,不上不行。

但是这种非大赛的情况。

就可以适当进行休息休息。

反正大赛才是真正的为国争光,尤其是现在,咱们已经不缺这种小荣誉了,更是不要在这里浪费自己的身体能量。

最终第一肯定是艾利克斯。

放水都可以轻轻松松22秒,那真是绝对实力。

美国这边的实力的确很强,前三名都在22秒50以内。

再加上牙买加的弗雷泽和布朗,陈娟在这里只能排到第六。

最终成绩是22秒69。

说实话,这个成绩已经不慢了。

在亚洲是绝对的超级成绩。

秒杀几乎所有人。

轻松拉爆没压力。

但是放在这里。

就很难做。

韦勇丽是最后一名,成绩只有23秒30。

对比之前才刚刚跑出的23秒的pb。

即便是在平原地带需要减少一些硬实力,那也不至于会跌成这样,毕竟这一场顺风也超过了一米。

这只能说。

韦勇丽。

也在保存自己的实力。

200米咱们的一个区还不是强项。

先在这里压住心态。

把一切都放在百米。

而且你也不能要求运动员每场都发挥出自己的极限,对不对

那这样的成绩反正放在亚洲那都是算好的。

放在国内也是绝对的无敌。

这样和上面也有交代,起码说明自己是消极怠工。

陈娟自己也认为自己保存的实力还能跑出这样的成绩,其实已经相当不错。她今年200米肯定也是会发力的……但不是现在。

在这里发力没必要。

即便是要发力,也会选择一些没有百米的钻石赛点。

那样就可以专心的跑200。

兼任项目。

这是苏神系,明确求尽可能不要做的东西。就算是苏神自己,现在的200米作为亚洲纪录保持者,他不也在很多比赛放弃了200米吗

他都带头这么做。

其余人自然也有说法,可以有有样学样。

当然你知道的,那也会有不少的顽固派教练到处抱怨。

说这是苏神开了一坏头。

现在很多运动员都不肯在两场比赛,都竭尽全力。

很多运动员也用苏神做借口,自己不愿意再像以前一样教练一句话就轻伤不下火线。

指哪打哪。

这样习惯了把运动员当做工具人的很大一批教练,内心感觉到无所适从。

他们还是习惯以前的老一套。

说什么运动员去做什么

不要去问为什么。

因为。

你要是问多了。

就他们贫瘠的系统知识以及田径认知。

他们也给不出你什么答案。

甚至还可能因为答不上问题,让自己的权威性受损。既然这样,那就还不如什么都不回答。

这样反而能让这种事情几乎不会出现。

慢慢的也就成为了一种共识。

不过。

苏神这边带头打破了这个点。

加上二沙岛的运动员都和教练员以及团队的专业人士,关系搞得不错。

严格执行了丰树勇的21世纪新时代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相互关系条例。

要是没有这样的关系就算了,他就只会觉得反正都一样,那就是个潜规则。

忍了就忍了。

可一旦看到人家做的和你不同,一旦看到有别的例子。

那你在想和以前那样去压,效果会很不明显。

而且不少上了年纪的教练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不好pua。

你想象以前的运动员那样。

打几句鸡血。

搞几个命令。

画几扇大饼。

最后来一套家国荣誉的大道理压下来。

运动员基本上就没了意见。

就能让教练员。

说什么是什么。

这样的日子在21世纪开始后。

已经是结束了。

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随着国家实力的越来越强。

他们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再加上网络在这个年代的普及。

再想像以前一样封锁消息也不容易。

人的眼界都得到了打开。

这……

在想像以前一样用老套的方式去控制人的思想。